從本世紀初開始數位(or數碼)相機大量被人所使用,
「照片」的數量成等比級數的爆炸生產,不斷產出的結果就是製造大量的數位垃圾,也減少了我們回顧這些曾經美好時光的興趣,因此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數位相片整理術的文章,讓你們再把這些回憶找回來吧。
第一招:集中管理
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記憶卡,CD,硬碟裡的照片放置於同一顆硬碟裡。這跟請把書放書架上,與生鮮放到冰箱裡是同一種邏輯。通常不把資料放同一顆硬碟裡的人,其實也常常找不到家裡的書也是同一個原因。
整理第一件事情是「集中」。
第二招:請丟掉
將不會再使用的記憶卡,CD,DVD,硬碟拿去賣,送,回收。電腦裡的資料也一樣,許許多多是根本不會再使用的東西,都去除掉。
假設千萬的捨不得,就將不用的硬體儲放於一個地方,不用的資料儲納於同一個檔案夾,那些遲早還是會丟的,只是自己此刻不忍。
![]() |
▲原始檔案與輸出檔案絕不要放一起,現在的硬碟空間很大。 |
第三招:請分類
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用「今天出去玩」,「小寶貝好開心」這種方法歸檔,然後檔案夾裡面放了四年不完整的小寶貝照片,還包括不是小寶貝的MP3,WORD檔。請把照片放照片區,WORD檔放WORD檔區,MP3放MP3區。假設要做一個小寶貝專區,那就複製一份到這一區就好。寧可有兩份檔案,也不要檔案散在全家各處不歸類。這想成家裡的冰箱,水果有水果區,肉類有它專屬的冷藏區,而不是每一格都塞的亂七八糟。
第四招:請備份
只要是數位資料,就可能會損毀與遺失。養好良好的備份習慣。我個人是主機用RAID1(兩顆硬碟彼此自動備份),每一季再手動備份一份放在公司。
第五招:使用簡單的軟體
我個人推薦Lightroom與Picture Motion Browser兩種。Lightroom只要照我剛剛的方法歸檔,是很容易整理、輸出照片而不導致檔案夾一團亂的。而Picture Motion Browser很適合不修圖的人觀賞自己照片,它會自動的將電腦裡照片用時間歸類觀賞。
![]() |
▲很推薦LR,因為它修圖不會覆蓋原本的資料。 |
本篇文章轉載自DIGI PHOTO
同場加映:我自己的作業模式
我自己會推這篇主要還是因為跟我自己的作業模式很類似,玩數位相機到一個程度無可避免的就是備份和儲存的動作,也常碰到朋友向我請教有關整理的相片資料的問題。
同場加映:我自己的作業模式
我自己會推這篇主要還是因為跟我自己的作業模式很類似,玩數位相機到一個程度無可避免的就是備份和儲存的動作,也常碰到朋友向我請教有關整理的相片資料的問題。
我自己是使用Lightroom系列產品(後稱LR)進行管理,LR在修圖的部分留待後面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,今天主要和大家談談照片整理部分。
LR支援Facebook以及Flickr直接上傳,所以這也變成我會使用的主要原因;同時在上傳過程中可以同時建立TAG(flickr功能),可以讓我不用再手動輸入一次。
除此之外,LR在檔案命名和分類的功能這兩方面也算是滿完善的,能把命名和分類這兩個後製最後階段動作很快完成,不然每次整理丸都已經死了一堆腦細胞了,根本不想在這些細節上面花費太多精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